山間野花為誰開為誰敗
清明前后,細雨如愁,淅淅瀝瀝地飄灑著,似是上天在輕訴著追思與懷念。這朦朧的雨幕,像一層薄紗,籠罩著世間萬物,也撩撥著人們心底那根敏感的弦。此時,何不收拾好心情,推開那扇緊閉的心門,去郊外、山間踏青郊游,讓清新的空氣、盎然的生機,驅(qū)散心底的陰霾,換個全新的心境。
“人間四月芳菲盡,路邊野花始盛開。”“野花溢香生路邊,只可遠觀莫近前。”前人優(yōu)美雋永的詩句,會在恰當(dāng)?shù)臅r間跳躍而出,為踏春還原一份閑情與清亮。
曾記否,在遠離城市的一些地方,那片不知名的山間,野花肆意生長,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它們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沒有精致的花盆與悉心的照料,只是在這一方天地里,遵循著自然的節(jié)奏,盡情綻放,匯成一片花海。
徜徉其中,清風(fēng)徐來,芬芳撲鼻,令人賞心悅目。陽光輕柔地灑下,仿佛喚醒了沉睡的土地。野花們像是聽到了無聲的召喚,從松軟的泥土里探出嫩綠的腦袋。起初,只是星星點點,嫩黃、淺紫、淡粉的花苞羞澀地隱藏在草叢間。隨著春風(fēng)的輕撫,它們漸漸舒展身姿,一朵接著一朵,一叢接著一叢,熱烈而奔放地盛開。白色、黃色的蒲公英如繁星般點綴大地,紫色的紫云英編織成夢幻的地毯,粉色的杜鵑、野薔薇在荊棘間露出甜美的笑靨。
這些野花,不羞澀,也不矯情,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它們?yōu)檎l而開呢?為取悅踏春觀賞者?抑或為了贏得贊美與歌頌而爭奇斗艷?
答案難以尋覓。在有人駐足觀賞的地方,它們盛開;在人跡罕至、窮鄉(xiāng)僻壤之處,它們也一樣含笑綻放。也許,每一朵花都懷揣著一個小小的夢想——將自己的美麗光華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完成屬于自己的生命歷程。蜜蜂和蝴蝶是它們最忠實的訪客,在花蕊間忙碌穿梭,野花用甜蜜的花蜜回饋著這些大自然的使者,彼此成就一場生命的盛宴。它們的盛開,是為了這片養(yǎng)育它們的土地,為了頭頂那片廣闊的藍天,為了與微風(fēng)、雨露的約定。
夏日,暴雨常常不期而至。豆大的雨點無情地砸向野花,狂風(fēng)試圖將它們肆意摧殘。然而,野花們并不在意,挺立笑迎。它們緊緊盤踞腳下的泥土,在風(fēng)雨中搖曳卻始終堅守;ò昊蛟S會被打落,花枝或許會被折斷,但它們依然頑強地挺立著。因為它們知道,風(fēng)雨過后,必有彩虹。經(jīng)受磨難,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燦爛綻放過后,當(dāng)秋天的第一縷涼風(fēng)吹過,野花們開始走向枯萎凋敗。曾經(jīng)美麗的花瓣漸漸枯萎,色彩不再鮮艷,葉片也變得枯黃卷曲。它們在風(fēng)中搖曳,像是在與這個世界作最后的告別?粗鼈?nèi)諠u凋零的模樣,心中不禁涌起一絲惆悵與嘆息。但仔細想來,這衰敗何嘗不是一種新生?那些飄落的花瓣,融入泥土,成為滋養(yǎng)大地的養(yǎng)分;那些成熟的種子,隨風(fēng)飄散,尋找著新的家園。
無疑,世上的生命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四季更迭,生死輪回。它們用自己的凋零,孕育著來年的希望。在衰敗中,完成生命的輪回,為新的生命讓出空間,將生命的密碼傳遞下去,以另一種形式孕育新的大自然生命。
試想,我們一眾普通人,又何嘗不像這野花幾分呢?在年年歲歲的光陰里,我們爬山涉水、砥礪前行,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或許沒有萬人矚目的榮耀,但我們依然有屬于自己的收獲和精彩。金字塔尖沒有太多位置,所謂功成名就,只能屬于極少數(shù)的精英。蕓蕓眾生,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人間煙火之中,為一日三餐,為一家老小,為自己的夢想與現(xiàn)實孜孜以求,負重前行。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我們像野花一樣向陽盛開,別無選擇。所謂歲月靜好,大多停留在遐想與愿景之中。
而當(dāng)歲月流逝,我們也會慢慢老去,如同野花的衰敗。也許,我們留下的愛、善良和智慧,會如同野花的種子,等待未來的日子發(fā)芽、拔節(jié)成長。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xué)牡丹開。”野花自在地開,從容地敗。它們以獨有的方式教會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全在于擁有多少繁華,也同樣在于是否能堅定地走過每一個階段,用心去感受、去付出、去成長。在這漫長又短暫的旅程中,傾情釋放精彩與光芒,哪怕始終沒有欣賞和掌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微微風(fēng)簇浪,散作滿河星。”
作者:丁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魚燈夜游、低空飛行、“非遺”體驗……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場火力全開,豐富優(yōu)質(zhì)文旅產(chǎn)品供給,打造特色多元消費場景,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勾勒出一幅人氣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