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騙子機器人可能將學會欺騙人類
在美國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殿堂級作品《2001太空漫游》中,宇宙飛船上一臺名叫“哈爾”的智能電腦,劫持了飛船并施計殺死了4名機組人員,表現(xiàn)出人工智能的精湛“騙術(shù)”。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這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但現(xiàn)在,美國佐治亞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羅納德·亞金率領(lǐng)的研究小組編寫出了一套計算機運算法則,該高科技程序能讓機器人自主決定它是否面臨危險,以及是否應該通過欺騙另一個機器人或一個人的方式,讓自己安全地躲藏起來,而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
為了防止機器人濫用“騙術(shù)”,科學家使其必須先滿足兩個必要條件后,才能獲得行使欺騙行為的授權(quán):其一,它和搜尋者之間必須有沖突;其二,它可以從欺騙行為中獲得益處。再然后,科學家利用相互依存理論和博弈論開發(fā)出算法,測試欺騙行為可以獲得的收益,以教會機器人在辨別眼前的形勢后決定是否需要行使欺騙行為,并讓它能根據(jù)對“敵方”的了解程度,而調(diào)整欺騙策略以贏取最佳效果。
在實驗中,科學家讓兩個機器人進行了20次“躲貓貓”游戲。其中安裝了新程序的“機器小騙子”多次制造出假的運動軌跡,順利躲過了另一個機器人的搜尋;但該機器人也會因為沒能成功施展出計劃中的騙術(shù),被后者逮到而失敗,然而,整個實驗中,騙術(shù)成功的概率達75%。研究合作者、工程師艾倫·瓦格納稱:“它雖不甚完美,但仍證明新技術(shù)及算法可使機器人于雜亂環(huán)境下施行騙術(shù)!
盡管有些人期待著“機器小騙子”在軍事上“大展拳腳”,但包括研究者本身在內(nèi)的多數(shù)人,都看到了這其中暗含的倫理問題。他們擔心,假如某一天人工智能擺脫了人類意志而自行設(shè)下迷魂陣,屆時現(xiàn)實版的《2001太空漫游》就將“粉墨登場”。
研究人員一致認為,必須保證機器人這些行為和預期完全一致并對社會有益。他們建議,就“騙子”機器人的適合性展開討論,爭取制訂出束縛這一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和指導方針。(記者 張夢然)
總編輯圈點
與其說機器人學會了騙人類,不如說是人類在騙自己玩兒,這樣的事隨時都會在我們身邊發(fā)生,不算稀奇。這位機器人兄弟是很了不起,但其本身并不能自主思考,舉手投足間所反映的還是主人的高明。而就人工智能水平而言,亞金這一作品也未超越當年因戰(zhàn)勝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而名噪一時的IBM超級計算機“深藍”。憑藉預置若干出色的程序,機器人的行為讓人喜出望外,僅此而已。這時候就談論相關(guān)的倫理問題,未免有嘩眾取寵之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