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錢”的別稱
人們在生活中離不開的“錢”,在古代也有一大籮筐的外號。下面這些外號,你知道幾個呢?
外號1:泉
在古代,因為“錢”字與“泉”字諧音,而且“泉”和“錢”一樣,都有著從四面八方匯集起來再流向四面八方的特征,所以人們也把“錢”稱為“泉”。
后來文人們最喜歡用“泉”字來代替 “錢”,因為“泉”字聽起來更加脫俗雅致。所以“泉”字成了“錢”的外號。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稱研究錢幣的專家為“泉學家”,愛好收集錢幣的人們也互相以“泉友”相稱。
外號2:孔方兄
古時候,人們鑄造錢幣時,為了方便打磨外沿,常把錢幣穿在一根方形的棍子上,這樣打磨時錢幣就不會轉(zhuǎn)動。所以古代的錢幣中間都有方形的孔,人們就把錢幣稱為“孔方”。
不過為什么要說“孔方兄”,而不說“孔方弟”、“孔方爺爺”呢?這是因為西晉的時候,有個叫魯褒的人在文章里說:“人們愛錢就像愛自己的兄長一樣!”這個比喻大家聽了都覺得很有趣,漸漸地,“孔方兄”就成了錢幣的外號啦!
外號3:阿堵物
古時候,有些文人雅士自命清高,視金錢如糞土,仿佛多說兩個“錢”字就會沾上一身的銅臭味。
南北朝時期,有個文人叫王衍,他就很討厭談錢,討厭到一輩子都沒有說過“錢” 這個字。他的妻子想試試他,就趁他熟睡的時候讓丫鬟繞著王衍的床邊鋪了一圈錢。王衍醒來后,發(fā)現(xiàn)錢圍著自己,沒辦法下床了,氣得大聲叫來丫鬟:“舉卻阿堵物!”“阿堵”是當時的口語,就是“這個”的意思!芭e卻阿堵物”就是“拿開這東西”。從此,“阿堵物”就成了又一個別稱。
外號4:青蚨
傳說古代有一種動物叫做“青蚨”,它長得像蟬。母青蚨總是和子青蚨相依為命,如果抓到子青蚨,母青蚨也一定會跟著而來。所以當時有個傳說,如果將母青蚨和子青蚨的血分別涂在兩種錢上,用其中任意一種錢去買東西,用出去的錢一定會自己飛回來。
這個傳說當然是異想天開,不過舊社會的銀號、商家,到春節(jié)貼對聯(lián)時也常常用 “青蚨飛入”的吉祥語,希望來年生意興隆,財源滾滾。“青蚨”也就成為人們最喜歡的錢的代稱了。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