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課堂氣氛下的反思
一、熱鬧之下,要求學生做積極的聽眾
說到聽說教學,我國的語文教育家黎錦熙先生曾在《新著國語教學法》中指出國語教學的四大要求(能讀、能聽、能說、能寫),強調了聽話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教育學生重視聽話訓練,并教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聽話習慣?墒,我發(fā)現(xiàn)某些課堂有這樣的現(xiàn)象:老師提問,學生一起回答。當發(fā)言者在思考怎樣用詞時,聽眾已迫不及待地插話了。這時,課堂固然活躍,可是隱藏著憂患。以上聽話者的行為,是不尊重人的表現(xiàn)。久而久之,會使人養(yǎng)成不思考的習慣。如果讓這種行為放在與人交往上,肯定是不受歡迎的。
所以,每接到一個班,我都會指出聽話訓練的意義,并提出要求。起初有些學生意識不夠,總有插話現(xiàn)象,而我會適時提醒。漸漸地,學生在聽的時候變得耐心了。有時,遇到學生發(fā)言,話說到一半就停在那里,他在絞盡腦汁地想怎樣用詞,我和學生都極有耐心地等待著。有一次,開讀書交流會,有位男生談感受:“我要讀書,不要成為國家的……累贅!彼v這話時,停頓了許久,才想到“累贅” 這個詞。這個期間,我們不敢說任何話。最后,只見他眼睛轉了幾圈,閃了一下,這個詞就吐出來了。那時,他是臉上帶笑的。當他把話說完了,大家才松一口氣。然后,我幽默地說: “看,我們多有耐心,他多會思考啊!贝蠹叶加辛顺晒Ω。因此,教育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聽話態(tài)度,才能更好地與人交往,獲取知識。
二、熱鬧之下,教給學生說的方法
《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初中階段提出較明確的規(guī)定,如“要求初中一年級學生能具體的講述見聞,能在課堂和討論會上作簡短發(fā)言,清晰響亮,語句比較連貫!笨墒,在某些語文課堂上,學生說的機會不夠多,不是一起回答、濫竽充數(shù),就是說得不夠完整,或是說得太簡單,發(fā)言缺乏個性化。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一方面缺乏指導。另一方面,當學生講時,由于該生在思考怎樣用詞,在這個空檔,聽眾已替學生回答了。慢慢地,發(fā)言者就有依賴心理,說話也不完整,更不用說遣詞造句了。
這些不足,我也犯過,但現(xiàn)在一直嘗試改變。在教學中,力求創(chuàng)設時間和空間上空白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參與;力求創(chuàng)設成功的情境,使學生學會參與。而且,為鼓勵學生大膽述說,我實行說話“四允許”的“開放”政策:允許說錯、允許補充、允許修正、允許保留。如課前五分鐘演講時,要求學生不用看稿子講故事、說讀后感、報道消息。聲音不響亮的,或敘述不夠流暢的,本人作一些指導,要求對方再講。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專心的聽他把話講完,再鼓勵他把話說完整、說流暢。
同時,教師還教給說話的方法。必要時,本人會做一些示范。教學小說時,我讓學生結合課文的情節(jié),結合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如教學《空城計》一課,分析諸葛亮的形象時,學生分析太簡單。于是,我指出方法,然后示范一遍:“諸葛亮是一個處亂不驚的人,因為面對司馬懿的突如其來的十五萬大兵,他并沒有像其他官兵那樣驚慌失措,而是冷靜地做部署。這些都顯示他的與眾不同!敝螅瑢W生分析司馬懿時,都評論得有條理。這時,他們所講的已不是一句話,而是一段話。這樣,提供舞臺給學生,教給方法,學生會非常樂意講,比老師一堂言的效果好多了。
總之,在課堂上,教師確實要力創(chuàng)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但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在熱鬧之下,要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禮貌的聽眾,有自信的演講者。那么,這樣的活躍是最受歡迎的。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