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平樂古鎮(zhèn):古韻清幽的夢里水鄉(xiāng)
全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平樂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邛崍市西南19公里處,早在漢景帝時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鎮(zhèn),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鎮(zhèn)青山層疊,竹樹繁茂,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經(jīng)古鎮(zhèn),碧水縈繞,四季風景如畫。兩岸古木參天,眾多樹齡上千年的榕樹,遠遠望去如云蓋地。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樓、青石鋪成的街道,千百年來共同培育了古鎮(zhèn)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涵養(yǎng)著古鎮(zhèn)天然、清新的鄉(xiāng)土文化。
平樂古鎮(zhèn)
古鎮(zhèn)、小橋、人家
進入平樂,最先迎接我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秦漢驛道”,仿佛是在告訴我,這里是秦漢驛道——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由于不是趕場天,街上顯得有點冷清。平樂古鎮(zhèn)素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xiāng)”風情著稱。古鎮(zhèn)九古,即“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民居、古作坊、古驛道、古風俗”向您訴說著它的悠悠歷史。巍然卓立于白沫江畔的千年古榕,極具川西風情的沿江吊腳樓,錯落有致的臨江水碼頭,保持完好的明清古街,交相阡陌、橫跨江河的清代“樂善橋”,無不展現(xiàn)出川西水陸商埠的古老風韻,可謂是一幅活脫脫的“清明上河圖”。
鎮(zhèn)內(nèi)兩棵千年古樹巍然卓立,吊腳樓凸現(xiàn)川西風情,江畔綠樹成蔭。古鎮(zhèn)不大,街道極其規(guī)整地沿白沫江東西排列,幾條南北走向的橫街貫穿其間。青石鋪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這些老街上,才能真切地體驗川西民居的特色。街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木結(jié)構(gòu),典型的川西民居,沒涂任何油漆的二層房子歷經(jīng)滄桑,昭顯著這里的歷史底蘊。
小橋
在街頭有一家已經(jīng)傳了三代的老鐵匠鋪,至今保持了原始的打鐵風貌,操作時用大小不同的熟鐵塊先在爐火中鍛火,用手拉動風箱待熟鐵燒紅,再由兩人用不同重量的大錘輪番敲打,經(jīng)過成型、淬火、打磨,即成鋤、刀、鈀、釘、廚具等各種生活生產(chǎn)用具。這個鐵匠鋪是全鎮(zhèn)碩果僅存的鐵匠鋪了,仿佛造就了平樂千年的風雨與滄桑。
我從鐵匠鋪旁邊拾級而上,來到了古鎮(zhèn)的標志之一——樂善橋。樂善橋建于清同治元年,是一座七孔石橋,橋洞一改普通的半圓形,而采用桃形,別有深意。這種拱形十分罕見,在川西堪稱一絕,清風伴著流水從中掠過,隱隱如吹簫奏笛之聲。古石橋在兩岸青山碧水、青瓦民居的映襯下明媚亮麗,倘若在清晨或黃昏,水面上的霧與民居的炊煙繚繞在一起,橋下石階上若再有幾位穿著紅衫的洗衣少女,朦朧之間,古鎮(zhèn)便沉醉在一幅田園鄉(xiāng)村的詩畫之中了。
溯溪黃金堰
古鎮(zhèn)的靈氣全來自澄清如練的白沫江,水充滿靈氣,水一動,便活了起來,水一活,古鎮(zhèn)便活了起來。黃金堰為平樂到下壩灌溉農(nóng)用堰之一,乃先民為灌溉西岸萬畝良田而修建,由竹籠裝卵石筑成。相傳最初因水勢過大,筑堰失敗,于是大禹“撒黃金壘土”終于堰成,洶涌的白沫江被分成了內(nèi)、外兩江,從此兩江之水滋潤了千頃良田,做到“水旱從人”,因名“黃金堰”。
水鄉(xiāng)
來到堰邊,租一竹筏,在水上飄著。江風徐來,水清風涼,慢慢地把竹筏往上游撐。江水不深,沒有水草的地方水清可見底。玩累了,我半躺在竹筏上的馬架椅子里,注視著這江面,感覺江面也沉靜下來。水流速很慢,青幽幽的江水,江邊郁郁蔥蔥的樹林,仿佛自己一下回到了千年前的哪個時刻。不時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叫和鄰船的打鬧聲,又把自己帶回了現(xiàn)實。在這寬闊平靜的江面上,這山清水秀之間,似乎自己的靈魂經(jīng)過洗禮,來到這無塵的世間,遠離現(xiàn)代城市的喧囂,遠離工作的煩勞,在這綠水青山之間,使自己的精力得到恢復,并更加充沛了。
下得船來,來到興樂橋上,觀看整個堰口。江面竹筏點點,江邊戲水的人頭攢動,全然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不覺得夕陽西斜,陽光斜鋪在江上,風吹波動,陽光點點,江面金光閃閃,像鋪滿了黃金,我想黃金堰的得名也許就在于此吧。
夜宿古鎮(zhèn)
晚上8時,家家戶戶高掛的紅燈籠都亮起來了,非常好看。平樂古鎮(zhèn)是最常見的四川古鎮(zhèn),并沒有太多的特色,但是在夜色中漫步淳樸的街道和古鎮(zhèn),也是件愜意的事情。畢竟,在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步伐不斷加速的今天,能夠保留傳統(tǒng)的建筑,保存平和的心境已經(jīng)很難得了。
夜宿古鎮(zhèn)
夜色漸濃,街道兩旁的木排門也都次第關(guān)上了,調(diào)皮的光線穿過縫隙跑到外面來張望,似乎在跟我們這些外來客打招呼。天色如墨,秋雨淅淅,從窗的縫隙里,我仿佛嗅到了熟悉而遙遠的氣息:一會兒是黃桷古樹有點甘清苦澀的味兒;一會兒是窖酒的氣味兒;再一會兒是竹子的幽幽清香;秀遍g,我仿佛聽見千年古樹在風中的絮語,真得弄不清人是在夢里,還是在夢外。
黃桷古樹平樂人
興樂橋頭的兩棵黃桷古樹是平樂最經(jīng)典的風景。樹齡1500年,樹冠遮天蔽日,抬頭望去,兩樹的枝葉若綠云一樣在天空聚攏。在樹陰下,喝茶的、打牌的、按摩的、掏耳朵的、賣特色產(chǎn)品的,有本地人,有外地人,叫賣聲、吆喝聲,彼此起伏,給幽靜的古鎮(zhèn)帶來了熱鬧,古鎮(zhèn)也再不那么幽靜,讓人感覺到一種惆悵。我喜歡那經(jīng)過了千年風霜的樹,那映照山月的江。樹的不老,是江的傾訴。江的不竭,是樹的召喚。
古鎮(zhèn)
一位村婦牽著一個孩子蹲在那棵黃桷古樹下插香燒紙,還祭上一碗油亮爽口的臘肉作為祭品。這是當?shù)氐娘L俗:拜干親,就是將自家的兒女托拜給黃桷古樹做干兒子或干女兒,以此來保佑子女少生病痛、長壽。在拜祭時,大人是虔誠的,往飄忽的香燭上不停地敬燒紙錢。而那少不諳事的孩童則嘴饞地不停偷吃著作為祭品的臘肉。嚴肅與滑稽,相映成趣。
一想到平樂曾在歷史上的繁華時光,與現(xiàn)在的平樂只是居于中國西南一隅的平常小鎮(zhèn)時,物非人亦非的感覺就十分常強烈。平樂古鎮(zhèn)仿佛只是一個夢境,夢醒后依然是塵世。
崖畫:平樂的華彩樂章
不游桂江,不知平樂水秀山奇;不到獅子山讀崖畫,不算讀完平樂美景。
平樂美景
在平樂獅子山南,有一巖洞,洞上有楷書而成的“屏巖”二字。進得洞內(nèi)10余米,只見一幅崖畫立在眼前。走近一看,一個大肚羅漢正望著我笑。再細看,不遠處一牧童揚鞭驅(qū)牛,臉上露出放牧歸家的欣喜之態(tài)。這是眾多崖畫中的一部分,我驚詫于這些雕刻的筆力。一筆一畫仿佛不是刻在石頭上,而是歷史留在歲月深處的印跡。有的圖像雖經(jīng)風雨日月的剝蝕,仍可毫不費力地讀出樵夫砍柴、老人提籃去收獲及優(yōu)美的裸體臥姿等人像來。還有那牛、鹿、鳥,似奔、似跑、似飛的身影?v觀這些崖畫,人物形象構(gòu)圖簡單,但動感極強。這一幅幅不知繪于何年何月的圖畫,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場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平樂崖畫,既是先民的生活圖景,也是文化底蘊豐厚的如實反映。在那幅大肚羅漢旁站定,此刻我想到的是肚大能容天下事的哲理。先前未讀崖畫前的一些不平心態(tài),隨著目光穿越歲月的河流,早已平靜如水,一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豪邁油然而生。
歸于平淡的平樂
平樂是個休閑的天堂,在古榕茶園,榕樹巨大的樹冠撐起綠色的華蓋。擺個最舒服的造型坐下來,品著平樂的綠茶,微苦后齒頰留香,神清氣爽,你可以讀小說、可以發(fā)呆、可以聊天,可以打望過往的行人……一切都那樣隨意。
平樂古鎮(zhèn)
水賦予平樂山水的靈氣,樹賦予平樂綠色的精華,平樂像一個穿越千年的精靈,留在了高度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給忙碌的人們一個休息的地方。成都是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平樂是個讓人來了還想來的地方。
小鎮(zhèn)的日子,沒有過分的歡樂,也談不上什么哀愁,就像織布機上的經(jīng)緯,一匹一匹的歲月都織出來了。生活中的美,也許太靠近了就麻木了,缺少的,不過尋找美的眼睛而已。平淡的日子,平淡的小鎮(zhèn),平淡的人,平淡的水,平淡的橋,一切都歸于平淡生活的美融會于停留的瞬間,在平淡中我們陶醉。
在返程的車上,回望古鎮(zhèn),牌坊依然矗立在那里,繼續(xù)見證著古鎮(zhèn)的風雨與滄桑。
川西水鄉(xiāng)
旅游貼士
交通:從成都市新南門汽車站坐車,普客12.5元/人;到邛崍汽車站后,在站門口坐面包車,4元/人就可到平樂鎮(zhèn)。
住宿:平樂鎮(zhèn)內(nèi)有平樂旅館,20元/人/天(包吃包住)。
美食:奶湯面、缽缽雞、孫血旺、河魚、珍菌、老臘肉、竹筍燒雞、湯白肉。
費用預算:兩天約120元/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