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課業(yè)負擔過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我們只用限定作業(yè)量的方法是難以全面解決的。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呆板、單一,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上未做到辯證統(tǒng)一,就會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怕讀厭寫,同樣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因此,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興趣成了刻不容緩的課題。
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成分是認識興趣或求知欲。認識興趣是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而不斷探索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許多科學家、發(fā)明家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濃厚的認識興趣或強烈的求知欲。生物學家達爾文在自傳中說:“就我記得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說,其中對我后來產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喜歡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和事物。” 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
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認識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和認識興趣,我談談這方面的看法。
一、精心設計課堂,以問激趣
1.設置懸念。提的問題不要求立即回答,讓學生帶著懸念讀課文,待學生真正讀懂課文后“懸念”就不解自明。
2.從課文的有趣之處入手。如《小英雄雨來》中寫雨來游泳本領高的一段很有兒童情趣,學生讀到這里常常情不自禁笑出聲來。我設計問題從這部分入手。作者從哪方面描寫了雨來游泳本領高?
3.變換問題的角度。我教《武松打虎》這課時,問:武松這位打虎英雄怕老虎嗎?何以見得?請在課文中找出依據(jù)來說明。這樣的問題非常能激起學生探討和爭論的積極性。
二、充分利用插圖,以圖激趣
課文中的插圖一般都能把文字指導的內容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概括地表達文章主要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如利用插圖自然導入課文。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別致新穎的導課環(huán)節(jié),能很快使師生及早進入角色,而插圖往往可以作為導入引起師生的注意。
三、抓好朗讀訓練,以讀激趣
古詩在小學課本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在古詩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詩的節(jié)奏和音韻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從中進行朗讀訓練。以演課本劇的形式分角色進行朗讀訓練。通過表情朗讀把學生帶入角色,引入情境。
四、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同時也是師生之間的一種情感交流活動。老師那充滿愛意的眼神和微笑,熱情洋溢的鼓勵,贊揚的話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起到了一種“潤滑劑”的作用。它能促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例如對問題回答得十分完整的學生贊一聲:“你說得真好!”對以往不敢主動回答的學生說一句: “今天你真行!”對問題回答得不夠完整的學生說:“你說的雖不完全正確,但只要你再想想,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以此讓孩子們在老師的贊揚聲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會成功的喜悅。有時一個風趣的比方或反詰,引起一陣笑聲之后留下的將是難以磨滅的印象。
五、設計少而精、多功能、趣味性強的作業(yè)
要嚴格控制語文作業(yè)的數(shù)量,盡量減少機械性的重復抄寫。變換練習的角度,可以設計矯正性的練習,補充性的練習,以適應小學生喜歡多變的特征。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事業(yè)的成功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