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將成為河源捐獻骨髓第一人 為他點贊!
在十萬人當中,尋找一位骨髓與您匹配,并且愿意為你捐獻的人,這是一種莫大的緣分。上個月,在我市工作的90后小伙馬世超接到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河源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原來,他的骨髓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對成功,需要其前去為這名患者進行捐獻。12月28日,馬世超將在廣州完成骨髓捐獻,他也將是河源首例骨髓捐獻者。昨日上午,市紅十字會還為這位河源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舉行歡送儀式。
自愿登記骨髓捐贈 4年后他被選中
馬世超是韶關人,成為骨髓捐獻者的事還得從18 歲那年說起。這一年,他還在韶關體校就讀,一次去獻血,有志愿者向他宣傳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在了解到骨髓移植對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后,2011 年10 月,他毫不猶豫地成為骨髓捐獻登記者之一,他的血液樣本也被登記在中華骨髓庫里。
上個月,馬世超突然接到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的電話,對方告知:他的血液樣本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基因初步結合。緊接著,他在河源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幫助下,進行多次體檢,抽取了血液樣本進行高分辨率檢測,他和患者的高分辨率配型成功!
昨日上午,馬世超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廣州做進一步檢查,確保 28日能夠順利捐獻骨髓。
他是90后退伍軍人 一家四代行醫(yī)
據了解,馬世超今年23 歲,原是一名體育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入伍服役,并在去年退伍,于半年前來到河源工作,目前是一名建筑公司的包工頭。馬世超說,自己成為骨髓捐贈者,除了最初想幫助別人外,也受到家庭的影響。
原來,馬世超自曾祖父一輩到自己的姐姐,四代人都是醫(yī)生,目前父母與姐姐也在醫(yī)院上班。“家人都是從事‘救死扶傷’的職業(yè),我也多少受到影響吧。”馬世超說,接到通知后,他把這件事第一時間告訴了家人,家人也十分同意他為患者捐獻骨髓的行為。
還有幾天馬世超就要進行骨髓捐獻,談及自己是否緊張時,他表示,“心情跟生活還是照常啊,因為這本來就跟獻血一樣沒什么特殊的。”馬世超也說,目前還有很多人誤解骨髓捐獻會損害身體,他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至于接受骨髓捐獻的患者身份,馬世超表示,自己完全不知對方任何信息。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盡管供患雙方對見面都無異議,但據國際慣例,骨髓捐獻中的供者和患者之間至少應當保證移植一年內不見面的原則。一年后,如果供患雙方對見面都無異議的話,雙方才能有緣相見。
我市7年來共731例登記 他的捐獻將是零突破
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河源市工作站于2008年11月18日掛牌成立,至今成功招募登記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731 人。目前,全省有7.9 萬名志愿者登記入庫,截止今年10月30日共有380多例成功捐獻。此前我市未有志愿者參與骨髓捐獻,而馬世超的捐獻將成為河源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建站幾年來才出現(xiàn)首例骨髓捐獻?對此,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傅愛鋒表示“并不出奇”,他說“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配對相符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并非一登記就能夠捐獻,像買彩票中獎一樣。”另外,捐獻骨髓成功存在難度,還與部分市民對骨髓捐獻、骨髓移植的了解不深有關系。
本報記者 吳奕鎮(zhèn)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