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qū)獲千畝用地指標 為新區(qū)發(fā)展提供用地保障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昨日,市長彭建文率隊到市國土局調研。記者獲悉,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向江東新區(qū)傾斜,上半年預安排的2596 畝重點地區(qū)和重點項目用地指標中,有1000 畝安排給了江東新區(qū),為新區(qū)起步區(qū)的各項建設提供了用地保障。
由于我市建設項目多,對用地指標的需求很大。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向省國土廳上報了27 宗用地報批材料,申請的用地指標總面積達22842 余畝,已申請到省下達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3398 畝。同期,我市還取得用地批文40 宗,面積7183 畝。我市在爭取用地指標上的積極態(tài)度和成效,增強了用地保障能力,一批重點項目得以及時開工。
盡管我市對建設用地有“剛需”,但在土地利用過程中仍然較好地落實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據了解,我市耕地總面積近215 萬畝,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qū)面積172 萬余畝,兩項數(shù)據均比省下達的任務數(shù)高出不少,耕地總量已連續(xù)15 年實現(xiàn)了占補平衡。此外,由于我市始終堅守耕地紅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成效突出,東源、龍川、和平三縣今年還各獲得了150 畝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千方百計確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1.15 萬畝,基本農田面積不少于165.64 萬畝。
彭建文指出,我市當前面臨著剛性資源需求與剛性供給需求矛盾突出,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壓力大、任務重等嚴峻形勢,必須正確處理用地保障和耕地保護關系,找到“ 保發(fā)展”與“ 保耕地”之間的平衡點,堅持“底線思維”,加強耕地保護整治。他強調,要嚴控新增建設用地導向,對項目用地有保有壓,避免用地指標安排“ 撒胡椒面”;加大存量土地的盤活力度,對長期閑置不用的土地征收閑置費用,以收費倒逼項目開工;加強“ 三舊改造”工作,以改造推動西優(yōu)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完善耕地保護責任制度,全力做好耕地占補平衡,打好違法違規(guī)建設用地治理攻堅戰(zhàn),集中開展治理農村土地問題專項行動。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