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式啃老”關鍵看尺度
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都挺好》收官,劇中老二蘇明成被看作是“陪伴式啃老”的典型,盡管他和老婆都有不錯的工作,但仍然前前后后接受父母“接濟”近20萬元。一時之間,“陪伴式啃老”成為了網(wǎng)友們熱議的話題。
有些人認為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啃老”,有些人則表示陪伴在老人身邊的子女獲得一些物質(zhì)支持是理所當然的。筆者認為,“啃老”還是“陪伴”的關鍵還是在于度,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邊界,這個問題就不是相對立而存在的。
一
“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邊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顧老人,實際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77.3%受訪者身邊有“陪伴式啃老”現(xiàn)象,63.4%的受訪者認為以陪伴為借口依賴老人生活是不孝。解決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問題,70.5%的受訪者建議子女幫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身邊有陪伴式啃老,超六成的人認為依賴老人生活是不孝,民意似乎坐實了“陪伴式啃老”的有原罪性:陪伴可以,但不能啃老,依賴于老人生活的陪伴是一種不孝。陪伴與啃老之間,只能二者選其一,兩者間有著天然的沖突性而無以協(xié)調(diào)。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認為這是一種“寄生蟲”,不孝的行為。也因此,大家對《都挺好》劇中的人物蘇明成大肆吐槽,認為他只是在用陪伴老人的借口花著家里的錢“啃老”,是巨嬰。
二
其實,我們拋開個人情緒來看,“啃老”的邊界很難界定。如果說,用父母的錢就叫啃老,那么中國不啃老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繁重的工作、生活中的一地雞毛,逼著許多人不得不向父母尋求幫助。買房付首付要父母支持,結(jié)婚娶老婆彩禮需要父母支持,甚至生養(yǎng)小孩的時候也需要父母支持,如果只用“用父母的錢”就定義為“啃老”,這樣的范圍就太廣了。
另一方面,陪伴也是“陪伴式啃老”的一個重點含義。就像《都挺好》中的蘇家三兄妹,大兒子蘇明哲長期生活在美國,母親去世前他已經(jīng)10年沒回國了,三女兒蘇明玉因為母親重男輕女,18歲后就跟家庭切斷了來往。倘若不是蘇明成;丶铱纯矗惆楦改干磉,偶爾討父母歡心,那父母的晚年生活會更孤獨。;丶铱纯,在很大程度上只成為了一句存在于口頭上的話。
因此,既要陪伴以“孝在當下”,又要避免啃老形成依賴,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jié)合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三
當我們動輒以批判的姿態(tài)談論“陪伴式啃老”時,不妨回歸于中國式家庭的關系來看。許多子女從小到大都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便在其成年之后,父母負責家庭開支的慣例也延續(xù)了下來。當子女放棄異地的工作機會,回到父母身邊陪伴父母居住,將“;丶铱纯”從口頭落實到行動中。而在這時,金錢上的往來是必然的,就算不在一起居住,當父母得知孩子有經(jīng)濟上的困難時,也都會主動提供幫助。
因此,對于“陪伴式啃老”,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分清關鍵點。當這種金錢上的幫助超過了老人的能力,違背了老人的意愿,就是啃老;反之,老人提供的幫助,在能力范圍內(nèi),也是自己愿意的,還從中找到了價值和快樂,則很難稱為“啃老”,不能隨意貼上不道德的標簽。此外,不啃老只是為人子女的基本底線,“陪伴”或許才是很多父母真正欠缺的,這也是用金錢無法彌補的。與其批判“陪伴式啃老”,不如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陪陪父母,給他們精神上的慰藉了。
劉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