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知足才有常樂
近日看短視頻,無意中翻到了哈佛大學(xué)教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主任張慧光先生的“四大快樂”說。嘿嘿,蠻好,蠻在理,可以試試,可以踐行。就算是性格緣故(比方你是個不茍言笑的人),事出有因,即看即丟,兩耳不聞窗外事,也有益無害的。他的“四大快樂”說是:與人同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乍看是老生常談,但一讀,嗨,很是有些新意哩。
比如他說與人同樂,就很顧及到他人,與歐陽修《醉翁亭記》說的與民同樂是一脈相承的,官與民可以同樂,民與民就更可以同樂了。同樂者要注意,因為是同樂,你就不要以一種不愉快的面孔示人,一人向隅,舉座不歡。逢著這種心境咋辦?假笑。假笑20秒鐘后會變成真笑的。真的嗎?沒試過。在這個語境里我寧愿相信是真的。不一一重復(fù)這“四大快樂”說了,有如舊瓶裝新酒,有新味兒,讀者自己去看、去體會吧。
說說我自己吧。這個“四大快樂”,我早在身體力行了。其中知足常樂列為第一條,我很是贊成。因為人的不知足最為有害,也是因之最缺少快樂的,它是快樂的絆腳石,它是快樂的死對頭,你不知足,就必然常懷貪婪心,又何來的常樂?我是搞寫作的,知足常樂常碰頭,很具體。不知足襲來時就會帶來煩惱、糾纏、不快、郁郁寡歡。不光我如此,我認識的寫作朋友中不少人都是如此,決不會是個個例。人是會不知足的,文章發(fā)表不少,聲譽興盛,但有時一篇文章沒上大刊,只上小刊;一篇征文只得個優(yōu)秀獎沒拿個等級獎,就自覺不自覺進入了煩惱糾結(jié)的套子,郁郁寡歡出不來。
知足常樂這事認知正確容易,踐行起來卻是艱難,因為這需要強烈的自省意識,需要有點思想水平,需要有點做人格局。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老實說我是懂得鑒賞的,文章優(yōu)劣對我來說,是不太好忽悠我的。可我,也常有好文章不被看好,被低估的情形發(fā)生。這事自然不是個開心事,但拿這事生氣、憋屈,自然就不值得。我也曾有過不理智、苦惱、郁悶,甚至還影響了我寫作的積極性。好在很快,我想開了,消除了這種陰影。消除就是明白,就是懂得,就是知足。因為我來了個全面自我認知:不少名報名刊刊登過我的作品,不少讀者由衷贊揚過我的作品,不少名報名刊轉(zhuǎn)載過我的作品,這,我應(yīng)該知足了,怎么就不曾想到呢?如此,開心不開心的心態(tài)就拓展開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學(xué)會了對待許多事物的知足常樂,而不僅僅是寫作了。
這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見識大山門。張慧光先生的見解,就是打開廬山真面目的金鑰匙。
作者:陳振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